云服务器三级等保合规建设指南
(基于《GB/T 22239-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》)
一、三级等保核心要求
定级备案
系统定级:明确云上业务属于三级系统(需专家评审)
备案流程:向省级公安机关提交《备案表》《定级报告》等材料
安全责任划分
操作系统/应用层安全配置
数据加密、访问控制、安全审计
物理环境安全(机房、供电、消防)
虚拟化层安全(Hypervisor加固、虚拟机隔离)
云服务商责任:
用户责任:
二、技术防护措施
物理与环境安全
确认云服务商具备等保三级认证资质(如机房通过ISO 27001)
要求提供双活数据中心(同城+异地容灾)
网络安全
部署HIDS(主机入侵检测系统)如阿里云云安全中心
配置流量镜像+威胁情报平台(如腾讯云天眼)
安全组最小化开放端口(如仅允许应用端口+SSH跳板机)
启用VPN/SSL VPN双因素认证
部署下一代防火墙(具备入侵防御IPS功能)
使用VPC划分安全域,配置ACL限制横向流量
边界防护:
访问控制:
入侵防范:
主机安全
安装杀毒软件(需支持云查杀,如亚信DeepSecurity)
每周执行全盘扫描+实时文件监控
关闭非必要服务(如禁用FTP、Telnet)
配置密码策略(长度≥12位,含大小写+数字+特殊字符)
系统加固:
恶意代码防范:
应用安全
使用SAST工具(如Fortify)扫描SQL注入、XSS漏洞
部署WAF(Web应用防火墙)过滤恶意请求
字段级加密(如使用MongoDB Client-Side Encryption)
传输层启用国密算法(SM2/SM3/SM4)
启用MFA(如硬件Token+短信验证码)
关键操作实现双因素认证(如财务系统转账)
身份鉴别:
数据安全:
代码审计:
数据安全与备份
每日全量备份+增量备份(保留30天)
备份文件加密后存储至不同云服务商(防供应商锁定)
EBS卷加密(使用KMS托管密钥)
数据库字段加密(如用户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)
加密要求:
备份策略:
三、管理与运维要求
安全管理制度
制定《云服务器安全操作规程》《应急预案》等文档
每季度开展安全意识培训(含钓鱼攻击演练)
集中管控平台
部署SIEM(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)系统(如Splunk)
实现日志聚合(云平台日志+主机日志+应用日志)
应急响应
建立7×24小时应急值班机制
每年开展渗透测试(含社会工程学攻击模拟)
四、测评与持续改进
等保测评流程
初测:系统上线前通过差距分析
复测:每年一次符合性测评(需第三方测评机构)
常见整改项
漏洞扫描未覆盖云原生组件(如Kubernetes API Server)
权限最小化原则未落实(如数据库账号具备DBA权限)
未部署流量清洗设备(DDoS防护能力不足)
五、云服务商选择建议
服务商 | 三级等保优势 | 典型方案 |
---|---|---|
阿里云 | 通过等保三级认证机房,提供“等保助手”工具 | 云安全中心+安骑士+堡垒机 |
腾讯云 | 深度集成天御业务安全防护体系 | 云镜+网站管家+主机安全 |
华为云 | 支持国密算法,提供可信云解决方案 | 云堡垒机+数据库审计+漏洞扫描 |
UCloud | 提供等保合规包(含测评协助服务) | 安全屋+日志审计+数据加密 |
六、合规红线提醒
禁止将三级系统部署在境外云服务商(需通过境内节点服务)
云计算平台需通过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(如使用密码机需国密局认证)
跨云数据流动需通过网闸或光闸实现物理隔离
实施建议:
优先使用云服务商合规套餐(如阿里云等保合规包)
关键系统采用“云上+托管区”混合部署模式
定期参与行业攻防演练(如金融、能源行业红蓝对抗)
建立与监管机构的沟通渠道,确保合规动态调整
(注:具体实施方案需结合《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》及行业细则)